1949年“金”圓試樣幣壹錢,NGC AU55。邱文明舊藏
  • 1949年“金”圓試樣幣壹錢,NGC AU55。邱文明舊藏
  • 拍 品 號:251
  • 估 價 (¥):100000-200000
  • 起拍價 (¥):100000
  • 成交價 (¥):未成交
1949年(民國三十八年)“金”圓試樣幣壹錢,NGC AU55。邱文明舊藏。民國三十八年(1949)“金圓”幣,是由上海中央造幣廠設計雕刻的。金幣的面值採用兩種形式:計重有壹錢、貳錢、貳錢伍分、伍錢、壹兩等五種。計值的有拾元、貳拾元兩種。這種試製的“金圓幣”各種試樣幣,留存至今皆為罕見之品。它是國民政府在大陸籌發行的最後一種“金圓”試樣幣。上世紀四十年代末,中國通貨膨脹嚴重,國民政府發行的金圓券面臨崩盤,眾多百姓不願用紙鈔而改用銀元。在這種情況下,上海中央造幣廠於民國三十七年(1948)11月恢復生產銀元,其餘各省亦相繼投產製造銀元,以供市場需求。由於銀元需求量急增,供不應求,則需用更貴重的黃金才能應付當時市場之需。中央銀行在這種情勢下,決定採用發行新金幣的計畫。當時這種“金圓幣”曾經打制了一些試樣幣,有銀質、銅質的,此項計畫因黃金的儲備不足、又加政局動盪等因素,最終未打制真正的金質貨幣。

邱文明(Coole Arthur B., ABC, 1900-1978),美國堪薩斯州人。父親是衛理公會牧師,1906年攜眷赴中國福建傳教。邱文明的姓氏邱即閩南語發音。邱文明自幼即開始收藏,年齡稍長即返美接受大學教育並於1923年在科羅拉多州修得神學碩士,亦承其父衣砵來華傳教,曾參加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北平協和醫院殤禮。邱文明擔任天津匯文中學商科主任時,於1936年編成《中國歷代五金錢幣》(Coins in China’s Histroy),初版五百本隨即售罄,次年增訂再版。邱氏在華北地區傳教直到1948年離開。返美後繼續在教會工作,晚年遷居科羅拉多州丹佛。邱文明於1967年發表《中國錢幣百科全書》(Encyclopedia of Chinese Coins),共出版七冊,但僅是其研究成果的一部份,賚志以歿,令人惋惜。

邱文明的收藏以中國古錢為主,編號至少達6289件,包括錢範56只、鈔版21只、錢樹67株(3,236枚)、樣鈔11張、布幣342枚、刀幣272枚,以及機製幣數百枚。1963年邱氏為籌措經費出版其钜作,將其藏品售予堪薩斯市某錢幣商,條件是未來不得拆散分售,此批中國錢幣後於1978年轉售台灣李姓錢幣商。邱文明耗畢生心血收藏大量有關中國錢幣的資料,據稱是全球最完整的寶庫,現保存在美國集幣協會(ANA)。邱文明父親湯瑪士(1868-1930)亦收藏中國錢幣,藏品於1930年依其遺囑捐贈母校堪州貝克大學。

<<上一件      下一件>>